近日,由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共同编著的《虎丘黑松林墓地》一书出版。黑松林墓地又称“周公墩”,极有可能是三国时期孙吴大将周瑜之墓。25年前,苏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出版的《虎丘黑松林墓地》可被视为该墓的发掘报告。周公墩中到底发现了什么?该墓地又有哪些未解之谜?本期“微史记”周刊,邀请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为我们讲述周公墩发掘的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会是周瑜之墓吗?
记者:麻烦程老师介绍一下,虎丘黑松林墓地的发掘过程。
程义: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苏州旧城改造,老城区周边亦同步并进。1997年4月下旬,位于苏州老城区虎丘路北侧的康乐之都游乐场基建工地的工人在施工时,发现一座大型墓葬群。苏州博物馆接到电话,立即赶往勘察。
因为那里有座大土墩,上面松林茂密,故被称作“黑松林”。当时在这座大墩的腰部,能看到几座暴露出来的宋明时期乃至现代的墓葬。其中一座明墓最先被清理,该墓的一方墓志写明,这里被称作“周公墩”。
此次发掘前后共分两次,第一次是从1997年的5月10日到6月1日;第二次是12月12日到24日,前后30多天,共发掘了五座六朝墓、一座宋墓、一座明墓,最重要的是还发掘了一座汉代大墓。
记者:这座汉代大墓的墓主是谁?
程义:就目前发现的孙吴高等级墓葬形制规模来说,该墓应该属于第二等级的高级别墓。该墓在明代被称为“周公墩”,民间认为这里应该和周瑜有关。
与它一条马路之隔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还有一座“吴天子墩”。2016-2018年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吴天子墩”进行了考古发掘,有多块“吴侯”字样的印文砖出土。这个土墩现已被确定为孙吴宗室墓葬群无疑。据我的推测,这应是孙权长子孙登之墓。
一条虎丘路,隔开了“吴天子墩”与“周公墩”,“吴天子墩”的主人如果是孙登,那“周公墩”的主人就有可能是周瑜。
现在好多地方都说有周瑜墓,但据史书所记,周瑜死后,孙权到芜湖去迎接他的灵柩,所以他应该葬在芜湖下面,过了芜湖很快就进入江苏境内,南京和苏州是最有可能安葬周瑜的地方,所以我还是倾向于“周公墩”是周瑜墓。
此外,这座墓的墓葬形制与南方截然不同,它更像是洛阳那边的墓葬形制。而周瑜虽然是安徽人,但他祖父和父亲都在洛阳当官,极有可能是周瑜去世后,以洛阳形制埋葬此处。以上都是推测,因为没有实质性证据,我们现在一直也没有写文章发表。
“周公墩”里都出土了什么?
记者:“周公墩”发掘了25年,大家都很好奇,这座疑似周瑜大墓,到底发掘出了什么?
程义:历史上,周公墩至迟到宋代就已被盗过,所以出产文物不算太多。
根据当时的发掘,这座大墓是一座结构为甬道、墓室和左右后室的多室墓。甬道至后室通长13米。前室为横式,宽6.2米、进深3.4米、高3.8米。后室为左右对称两室,有青石门楣、门柱和棂窗。后室呈刀形,有通道,其长3.8米,宽2.4米,高2.8米。墓室和甬道都为双重拱券顶。
墓中之物,有破损的陶器、青瓷器,还有骨簪、铜带钩、五铢钱、金箔、铜片等物;还有陶案、石案、石榻以及石构件等等。
此外,当时还发现了一节腿骨,无法确定骨龄。因为是合葬墓,也无法确认是何人腿骨。
墓中最有价值的遗存,也是最令人感到兴奋和意外的,应是上面刻有人物图像的两块青石屏风。屏风和石案、石榻是一个组合。人坐榻上,前面有石案,后面有石屏。这是仿照人间的布置而设置的冥器。那两块石屏风,一块保存完好,高73厘米,宽71厘米,厚5.5厘米。两面皆有阴刻图案,一面清晰,一面已完全风化,图案无法辨认。
还有一块出土时已碎作六块,两面皆阴刻有图案,图案漫漶不清。
记者:这两块石屏风有什么特殊之处?
程义:因为三国绘画,特别是孙吴绘画材料极其匮乏,所以这个石屏风就显得异常珍贵,这两块带有画像石的石屏风是完全有资格被写入美术史的。它能重见天日,当中还有点曲折。
1997年发掘该墓时,因工地突然塌方,我们把文物拉回来就撤了。文物先是放在苏州博物馆所在的忠王府里,接着苏博忙着建新馆。发掘报告的整理就耽搁了。
2010年前后,我分管苏博科研工作,馆内要设置馆级科研项目,保管部以考古出土文物整理为题,申报了黑松林考古资料整理项目。当年的一位发掘人告诉我,当时他们发现有竹林七贤画像。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的人物,成为偶像也是在此之后的事情,如果有竹林七贤又怎么可能是三国墓呢?他一再强调确实有带人物画像的石板出土!如此肯定,我想不会是空穴来风,至少有画像石!但馆内找遍了都没找到。难道是当时因塌方还在墓里没有带出来?
2019年前后,当时的发掘者王学雷兄告诉我他要参加浙江大学博物馆的一个拓片题跋展,他提供的展品就是黑松林画像石拓本。我一再和学雷确认,这块画像石是否运回馆里?他说他是在忠王府里打的拓片,所以绝对是运回来了。既然如此肯定,那就一定还在馆里。我让保管部同仁注意,一定要找到这个宝贝,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保管部同仁告诉我在一堆文物里发现了几块凤凰纪年砖,下面有一些石板!我立即赶到现场,当大家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虚土淘理干净后,一幅人物画像石清晰地展现在面前,就是我们寻寻觅觅了十年之久的黑松林画像石!
这块三国孙吴时期的画像石,线刻精炼,技法纯熟,尺幅巨大,是孙吴绘画的代表作。中央美院教授郑岩看完后认为,这幅画是目前见到的最大的最好的三国绘画。
画像石上画了什么?
记者:画像石上具体画了什么?
程义:完整的那块屏风,一面保存良好,画面以阴刻线条描绘人物与纹饰,另一面也有阴刻人物图像,但已漫漶不清。画面良好的那面,屏风左右及上部边沿饰以云气纹,画面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间以帷幔分开,由下至上刻画如下:
下层:由右及左为三人一山,分别为右侧一人,头戴平巾帻,身着交领长袍,疑似右手持戟;带剑者两人,头戴无帻之冠,右二佩剑于右侧,右三佩剑于左侧,身背包袱,两人作奔跑状;远山一座,呈“工”字形,曲径通幽,云雾缭绕,山峰高耸入云,接入中层。但山和人物比例悬殊,人比山还显得大一些。
中层由左及右共四人,左二似乎为主要人物,身着交领长袍,推测为女性,双手自然伸展作讲话状,其余三人或拱手、或作凝神倾听状,皆朝向左二;最左侧描绘长方形柱状物,接通上层。
上层由左及右亦四人,左一佩剑于右侧,推测为侍卫,惜面部漫漶不清,似乎面朝右;左二佩剑于左,居画面中间,推测为该层主要人物,双手平推,表情威武,器宇轩昂,与右侧二人交谈;右侧二人装束和下部中间二人相同,但未佩剑。
对这幅画面,大家有不同的解读,争议很大。主要有三个观点:
苏州博物馆的姚晨辰认为,这是一幅升仙图;上海的朱浒教授认为,每一层单层是一个故事,画面内容类似烈女传、高士传。
我跟王学雷是一派,我们认为这是吴越争霸的连环画:底层,右一为文种,二、三为勾践和范蠡;中层,右一吴国内官,中间二人为西施、郑旦,左一为吴国内官。底层左侧的山是一个标识,既代表吴越之间的距离,也代表以此为界,分为两个场景:上两层为吴国境内,下层为越国境内。因此整个故事情节可以叙述为:1.下层——范蠡勾践告别文种,前往吴国投降;2.中层——西施、郑旦被贡献给吴国后宫;3.上层——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美女和投降,伍子胥坚决不同意,甚至有拔剑自杀的动作。拔剑的动作显然是虚构,在吴王面前,即使再怎么强烈抗议,都不可能直接拔剑,以武力胁迫国王或自杀。但汉魏时期,为了增加故事的情节性和对抗性,这个情节确实是这一视觉图像的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陪葬画为何要用吴越争霸的内容呢?
程义:古代屏风绘画具有教化、训诫的功用,并不是简单的图像而已。
孙吴是东汉末年兴起的地方政权,和北方曹魏政权不同的是,孙吴是由北方大族迁入江东而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因此孙吴统治集团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来自北方的曹魏,另一方面来自江东的本地。作为一个外来的军政集团,如何笼络和驾驭本地的旧族和新加入的山越势力,是摆在孙吴集团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面临如此压力,孙吴君臣必须寻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身处吴越旧地,最直接也最广为流传的历史教训莫过于夫差勾践的故事。
山越不但难以控御,作为孙吴敌对势力的曹魏政权并没有忽视这股势力的存在,进入3世纪以后,曹操经常企图与山越接触,试图利用山越牵制孙吴。这一局面也和吴越楚三国之争颇为近似。孙吴政权以“吴”国名,而山越确是“越”之余续。
面临内外双重压力的孙吴政权,在政治宣传和训诫方面,吴越旧事无疑是最经典,也最容易流传的内容之一。因此以吴王夫差和勾践的故事作为案例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扬子晚报》2022年11月04日 版次: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