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5后”青年舒畅是我国民营航天领域的拓荒者之一。四年前,他和创业团队将第一枚固体商用亚轨道火箭送上蓝天,让外界知道中国也有一群造火箭的企业家。今天的《奋斗者·正青春》我们一起来认识舒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双减”后第二个暑假如期而至。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教
思政课教师: “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怎样炼成 【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唐芊尔 对话嘉宾: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聚焦 “小众”的种子专业为何热起来了 众所周知,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会议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
从两天到7小时 交会对接加速 何以实现?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一个国家航天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7月24日,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历时13个小时。而今年6月5日,神
北京8月4日电 (张兰兰 王琬涵 刘锦洋)8月4日,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简称“碳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正式服役。 该星由中国航天
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这十年:合力脱贫攻坚 共谋乡村振兴 在甘肃定西,生态恶化、越垦越荒是当地曾面临的难题,兰州大学通过引进新牧草品种、创新养殖模式为当地开辟了特色草畜产业发展之路;在云
【光明时评】 暑假里,各地大中专学生纷纷开启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据媒体报道,在宁夏银川,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陕西西安,“大学生暑期进社区志愿
北京7月21日电 题:杜伟生: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作者 陶思远 浩瀚的中国古籍是记录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中国古籍的保护、
北京7月20日电 题:离开科技伦理,人类会被科技“反噬”吗? ——专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正风 记者 高凯 科技伦理治理作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