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详情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来源网络2022-08-16 10:34:04 180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双减”后第二个暑假如期而至。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2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强调要严防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

  然而,春季学期多地疫情散发,一些家长担心网课教学之下,孩子知识掌握不牢,在暑假期间又萌生出补课的念头。

  一方面要巩固落实“双减”成果,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家长和孩子的正常学习诉求,这其间该如何平衡?记者就此问题展开了采访。

  加强监管,加快校外培训立法

  前段时间,中考成绩的公布引发了不少讨论。北京家长曲靖(化名)的两个孩子一个刚刚小学毕业,一个即将读小学五年级,他说:“中考成绩一出来,一看这么多优秀的孩子,竞争还是很激烈,所以,我们觉得孩子要想上个好高中,是不是还得补补课……”除了体育和编程的素质课程,曲靖还给孩子报了语数外的暑假预科班,“提前学一些知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减轻孩子校外负担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家长对上补习班的态度比较暧昧。有家长表示,“孩子不止一个地方在补课”,补课地点多是以往补习机构老师开的小型补习班,人数少、收费更贵。

  “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为什么又有萌发之势?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常年致力于对学生课外补习的研究,他认为,从供给端来说,依然存在监管不到位、治理不彻底的情况;从需求端来看,有些地方的学校课后服务无法精准满足家长孩子的需求,家长就会又萌发去报补习班的念头。

  应采取何种方法严防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班“隐形变异违规开班”的情况?薛海平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托街道网络化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在暑假期间,可采取“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方式,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巡查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联合网信等相关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线上培训监管的覆盖面,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和重点网站平台全天候巡查。

  薛海平表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分类管理,继续加强对暑期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的监督检查和对非学科类培训广告的管控,防止虚假宣传、恶意涨价等违规操作。应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等信息,对各类违规培训行为以及“隐形变异”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及时更新机构“黑白名单”,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强化警示作用。

  此外,薛海平认为,还应加快校外培训监管立法进程,增强法律约束。“《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推动校外培训监管立法,加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抓好执法巡查。因此,政府应积极探索并颁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将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规范校外培训文件中的政策精神上升为法律法规,促进‘双减’政策真正落地,回归教育公平。同时,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增加对校外培训的专项条款或增加对校外培训的专项立法,使校外培训监管具有法律效力。”

  做好线上线下衔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由于前段时间疫情反复,线上教学的效果让一些家长有所担忧:师生交流少了、对学生的监督少了,“学习的氛围和动力会不会也减弱了?”

  薛海平认为,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部分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在线上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很难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家长对孩子学习质量与效果的担忧。

  “要做好线上线下衔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薛海平认为,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要随时准备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的无缝切换。对于线下教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切记动辄排名,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家长的紧张情绪。

  薛海平表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趣味游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特性,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在清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选择合适的辅导形式,或解答疑难,或拓展提高,或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并适时给予正向鼓励和激励,从而排除家长的疑虑和担心。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看来,防疫措施所要求的居家、封控、监测,以及与疫情相关的各种社会信息,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单纯应对疫情带来的生活变化,对很多孩子来说已经相当不易,与此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很多孩子在这样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下,心理压力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纾解心理压力,使其保持心理健康与良好心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暑假安排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如看看电影、走走亲戚朋友、到周边去短暂休假等。人不是机器,经过这半年的紧绷,也需要适当放松。要知道心理健康才是基础,否则一切学习效率、学习效果都无从谈起。”高德胜说。

  高德胜认为,家长关心学业成绩的心理可以理解。“暑假比较长,完全不学习也不现实。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助学习、一起学习。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可以解决孩子孤单在家,无法与同龄人交往的困难,也可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家校社协同,让孩子掌握假期自主权

  刚放暑假,彭刚(化名)就给开学上初三的孩子报了暑期夏令营,“相当于给孩子军训。除日常训练外,孩子要自己叠被子、洗衣服,锻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除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的体能训练外,彭刚还给孩子准备了四大名著的阅读训练,“争取每天打卡”。

  暑假时间不长,要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心、快乐的暑假,仍然需要家校社协同合作。

  薛海平认为,学校可设计“五育融合”的特色暑假作业,研究设计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书面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跨学科整合式假期作业,以“童眼看秦淮”为主题,系统性地将作业设计为六大版块,分别是:红色秦淮、书香秦淮、数字秦淮、艺韵秦淮、健康秦淮和美食秦淮。例如“书香秦淮”版块,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寻访去了解关于秦淮的历史与文化,并动手制作手帐来记录自己的感悟,将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巧妙融合。

  除了学校的有效安排外,薛海平认为,在社会方面,各地充分可以利用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运动场馆等公益性的校外教育场所资源,吸引家长和孩子参加实践教育活动,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暑假;社区可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尝试开展暑假公益课,比如:体育活动、阅读指导、兴趣拓展、作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组织教师走进社区,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志愿服务;社区还可组织招募志愿者,开办留守儿童爱心托管班,为孩子提供免费的阅读、学习、书画创作等环境。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正在开展暑期体育、阅读等活动。福建永泰县永阳文化中心2022年“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小小图书馆管理员体验班”已经开班,孩子们可免费、自愿参与培训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湖南长沙市为市内中小学生开启了体育项目培训活动,滑雪、滑冰、足球、篮球等,无论是零基础还是已经掌握一定技巧的中小学生都可参与。

  “学校要放手,将学生暑假还给学生与家长,让学生获得暑假生活的真正主导权,让他们自己设计、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家长也要与孩子进行充分沟通,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尊重孩子安排自己暑假生活的权利,让孩子通过这样的自主安排更好成长。”高德胜认为,“很多孩子平时学习安排比较满,没有时间去做兴趣爱好活动。趁暑假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此类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素养与能力,帮助孩子探索自身潜能,找到热爱所在。”

  (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编辑:叶攀】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
提交站点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众号